植樹有助減少水土流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一向被認為是促進森林恢復的好方法。不過,一項本地研究發現,植樹時樹種單一會使森林恢復進度受阻,影響最少達數十年。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便開始陸續種植馬尾松、白千層、紅膠木等樹種,是全港最大片的次生林。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與一所本地大學合作進行研究,透過1956年和1963年航空照片中的植被類型,結合大埔滘20公頃森林的監測資料作出分析,以瞭解數十年前的植被類型對現時森林中植物種類、分佈和陸地生物數量等的影響。
研究發現,1963年種植馬尾松的區域在數十年後,從物種數量、個體大小等方面來看,該區的恢復程度較其他自然恢復的區域低。另外,一些原本沿溪流分佈、在成熟林常見的樹種,大多數到今天仍只是沿溪流分佈,並沒有像原先設想般擴散到整個森林範圍。
嘉道理農場指出,人們一直以為森林被砍伐後,能在數十年內從草地和灌叢逐漸恢復成為森林,而種樹則可幫助森林恢復。是次研究卻顯示,森林恢復過程並非如此簡單。以前種植馬尾松的區域並沒能很好地恢復,因1970年代松材線蟲爆發使大量馬尾松枯死,導致該區域又變回草地和灌木叢,森林恢復的進度延後了20至30年。
嘉道理農場表示,假使種植的樹種過於單一,只種一個或幾個樹種,難以幫助森林恢復,還有可能造成阻礙,使森林難於重建相應的生態系統功能,昆蟲、鳥類和各種動物難以在其中棲息。嘉道理農場續指,是次研究提醒人們既要重視現有森林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也要進一步研究森林恢復的過程和背後的機制。
參考資料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untry/cou_vis/cou_vis_cou/cou_vis_tpk/cou_vis_cou_tpk.html
參考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參考資料整理:教育出版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