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蒙納士大學輔導學碩士及密芝根洲大學心理學學士畢業,曾於美國法庭和大學合作的計劃中擔任監督,利用認知行為治療及存在心理學,引導在緩刑期的少年重拾自我和正確的人生方向,現於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YMCA) 為家長提供自閉症訓練及社區心理輔導及臨床心理服務,及於輔導學碩士實習中心擔任監督。
現今不少夫妻被「養一個小孩要四百萬」嚇怕,認為生育孩子會令婚姻關係變差,較容易離婚收場。究竟這種想法會否確切地演變成一種社會現象嗎?「育有子女的夫妻較容易離婚」是真的嗎?其實,社會學家暫時沒有就此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和探討。但不容忽視的是,根據一項離婚問題調查發現,單親家庭的比率近十年來一直攀升,同時育有子女的夫妻平均婚齡亦不斷下降。這種趨勢意味著育有子女的夫妻關係變得愈來愈脆弱,究竟這個問題的成因是甚麼?作為育有子女的夫妻,有甚麼方法維繫婚姻關係呢?
「養一個小孩要四百萬」這個說法雖然沒有實質憑據,但事實上,香港的生活成本已經高達全球第二。由於生活開支及養育小孩的開支不斷上升,難免出現愈來愈多的「雙職父母」。這種類型的夫妻的婚姻關係往往較不愉快,因為夫妻雙方的種種心理壓力,會較容易就溝通、家庭經濟能力及教導子女的責任問題而發生爭執。久而久之,夫妻關係會長出大大小小的裂痕而導致離婚收場。
有人說「離婚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事,小孩是最無辜的受害者」,面臨即將破裂的夫妻關係,又考慮到離婚對小孩及生活的影響,許多人會因此感到無助。其實,夫妻可以從心理學中學習很多不同的方法來維繫婚姻關係。以一對夫妻就家庭開支增加的問題發生爭執為例,許多時候其中一方會不自覺地「炒冷飯」,例如重提「你記唔記得上一次邊個無交卡數俾人罰錢」或是「你以前夠試過……」等。要正面地解決衝突,夫妻應以圍繞問題核心進行討論;針對引發爭執的原因而進行的溝通往往都是最有效而最容易令雙方妥協。心理學家又建議,當夫妻間吵架時開始出現「離題」或不理性的討論,亦可以靠「Magic Word」來冷靜彼此的情緒。由一個詞語「蘋果」到一句「你記唔記得我地點識」都可以為夫妻間的「Magic Word」,其意義在於令雙方停止激烈的爭辯和憶起共同的快樂回憶,減低衝突對彼此間感情的傷害。當然,專家並不是建議夫妻逃避爭吵的原因,而是讓夫妻達至共識,選擇在一個更理性的情緒下再討論問題。
正所謂:「千世修來共枕眠」。其實在心理學角度來說,維繫婚姻關係並不太困難。達至親密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雙方皆需要互相妥協彼此的價值觀,接受對方不同的背景、情緒、性格、面對的環境及壓力等。平日夫妻可每天抽十分鐘互相聆聽及關心對方,給予對方情感支援;這能夠透過溝通了解對方。不幸發生衝突時,亦可先了解爭執的原因和為對方思考,諒解對方所面對的工作、人際壓力。個人方面,夫妻各自亦須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意見,在爭吵時避免人身攻擊、吐出傷害對方心靈的字眼或表現出厭惡的語氣或態度。由此可知,個人情緒調節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如果夫妻雙方仍然對關係問題「無從入手」,專家會建議尋求輔導心理學家介入,進一步了解夫妻雙方的心理狀況。
心理督導 - 鄭廷希先生
現於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YMCA) 為家長提供自閉症訓練及社區心理輔導及臨床心理服務,及於輔導學碩士實習中心擔任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