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開始,漁農自然護理署展開全港生態調查,由生態調查員負責在全港各個地區,找尋及記錄各種野生動植物,建立物種及生態的資料庫(香港生物多樣性網頁和香港在線生態地圖),加深市民對本地生物品種的認識。生態調查員共分為九個小組,負責調查哺乳類、淡水魚、蝴蝶、蜻蜓、鳥類和植物等工作。
有負責研究兩棲爬行類的生態調查員分享工作心得,指兩棲爬行類動物包括蛇、蛙、龜和蜥蜴等,行蹤隱秘,而且有保護色,因此生態調查員要細心地翻開石頭,再用燈照明,才能發現牠們。發現牠們後,生態調查員便會記錄牠們的品種名稱、性別、數量、日期、時間和天氣等資料,並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記錄牠們的出沒位置及影相存檔。生態調查員每星期會巡查兩至三次,走訪全港的樹林、溪澗、淡水濕地和沼澤等,他們曾發現越南烙鐵頭、鈍尾兩頭蛇和香港雙足蜥等罕見物種。
而主要調查蝙蝠等哺乳類動物的生態調查員表示,他們的其中一個工作重點是在蝙蝠冬眠時,走進引水道或洞穴進行調查,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包括記錄蝙蝠與洞口的距離、洞口的温度和濕度,以及是否有外來因素等影響蝙蝠數目。生態調查員指,香港的蝙蝠普遍不會吸血,部分更會以昆蟲為食物。
<<思考與探討>>
1. 以下哪個政府部門負責調查香港的野生動植物情況?
A. 環境保護署。
B. 漁農自然護理署。
C.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 生態調查員的工作是怎樣的?他們怎樣尋找各種動植物?
3. 你認為市民可以怎樣協助記錄香港的野生動植物情況?說說看。
<<參考資料>>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主要分為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
- 遺傳多樣性指同一物種中不同個體間的差異;
- 物種多樣性指在一個生境或區域內的各類生物;
- 生態系統多樣性指在某一範圍內生境及生物羣落的變化。樹林、草地、泥灘,甚至市區,都是生態系統
香港的生物多樣性
香港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與地質間的相互作用,孕育許多本地動植物:
- 樹林約佔香港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積,是野生生物的重要生境,更有助防止集水區水土流失。風水林是本地僅存的低地常綠闊葉林,有不少稀有樹種和其他生物。
- 濕地約佔本港5%土地面積,包括淡水和潮間、天然和人工各類等,孕育多種野生生物。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乃國際級重要濕地,在此棲身的雀鳥種類,佔本港總數逾70%,亦是重要的候鳥覓食和棲息之地。
- 在沿岸地區,位處河口的紅樹林和泥灘不但有助穩定沉積物,亦是多種水生生物覓食和哺育後代的地方,包括水鳥、魚類、馬蹄蟹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等。此外,東北及東面水域的海牀有巨石及碎石,此處孕育的石珊瑚品種,佔香港總數逾三分之二。
- 概括而言,香港有超過3300種維管植物(包括2100個原生種)、57種陸上哺乳動物、540多種鳥類、198種淡水魚、86種爬行類、24種兩棲動物、236種蝴蝶和123種蜻蜓。香港水域有超過1000種海魚、兩種常棲海洋哺乳動物、84種石珊瑚、67種軟珊瑚和柳珊瑚。
- 香港的面積不及廣東省的1%,卻擁有當地逾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品種;本港的鳥類佔全中國逾三分之一;石珊瑚品種數量更在加勒比海之上。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生物多樣性網頁
- 網頁記錄超過1000種動物的基本資料,包括約235種蝴蝶、約120種蜻蜓、185種淡水魚類、逾100種兩棲及爬行類、超過500種鳥類,以及約50種哺乳類等。
- 市民可以在這個網頁瀏覽各種動植物資料,包括分類、保育狀況、本地及全球分布和照片等。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在線生態地圖
- 這是一個網上平台,讓生態調查員可以將最新的調查結果公布,使全港市民甚至全世界,都可以掌握香港的物種分布資料。
- 生態調查員亦會將每天在大自然的所見所聞,以文字及相片記錄,分享在生態網誌上,使全港市民甚至全世界更加了解生態調查員的工作,以及香港的生態。
參考資料來源:
環境局──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16-2021
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hkbsap/files/HKBSAP_CHI_2.pdf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生物多樣性網頁
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hkbiodiversity/hkbiodiversity.html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在線生態地圖
http://www.hkecomap.net/main.asp?lang=cht
資源來源:明報、東方日報(2017年2月20日)
資料整理: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