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近視問題漸趨普遍,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數字,全港12至17歲學童中,65%患有近視,當中10.3%為600度或以上。臨床上,不少4歲童已出現100度近視,更曾有6歲兒童已有800度近視,如果不佩戴眼鏡,甚麼也看不見。視光師指出,患上近視的年齡已由8至9歲,推前至6歲,估計與家長過早讓兒童使用平板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有關。視光師提醒,兒童過早出現深近視情況,或會增加成年後患黃斑病變、白內障或青光眼等眼疾風險。
視光師解釋,兒童天生有200度遠視,到六歲會慢慢「屈光正常」,變為零近視和零遠視。但是,現在電子產品普及,兒童經常專注看螢幕,加快令遠視消失,導致近視出現。有研究指出,越早出現近視,日後的度數會越深。此外,較少外出,也會令視力惡化。根據澳洲及新加坡的研究指,戶外活動機會多的兒童,患上近視的機會會較少,而近視加深速度亦較慢。台灣也有研究表示,每周戶外活動10小時,兒童近視的加深速度會減慢一半。視光師指,後天近視的原因是與長期看近距離物件有關,因此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可增加遠望機會,令眼球可以放鬆。
然而,除了後天影響外,近視也可以由父母遺傳。因此,視光師建議兒童在4歲起,便應定期進行全面視光檢查,如發現孩子視物時常瞇眼、單眼或側頭等,或代表視力出現問題。
<<思考與探討>>
1. 兒童過早出現深近視,會增加患上以下哪些疾病的風險?(答案可多於一個。)
A. 心臟病
B. 白內障
C. 黃斑病變
2. 兒童患上近視年齡由8至9歲,推前至6歲,原因是甚麼?
3.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減少患上近視的機會或避免令近視加深?說說看,並付諸實行。
<<參考資料>>
甚麼是近視?
- 近視的徵狀是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看近的景物則比較清楚。
- 度數越深,遠方景物越模糊,越要把東西移近眼睛才可看清楚。
- 近視的原因是眼球過長。因此,遠方景物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的前面,而非視網膜之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影像。
- 近視的成因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
- 先天因素包括遺傳及種族。
- 後天因素主要是不良的閱讀習慣,不當的光線處理,粗劣的印刷品,反光的紙張,營養不良及健康情況欠佳等。
簡介黃斑病變、白內障和青光眼
- 黃斑病變
- 黃斑區域的主要功能是中央視力、看細微事物及辨別顏色。
- 黃斑病變的病徵包括:中央視力模糊、影像變形(變成波浪型、出現斷裂、線條變形或影像變得模糊兼部分地方有空缺現象),以及影像中央或附近出現盲點。
- 白內障
- 人體眼睛內的晶體是晶瑩通透的,把影像清晰地聚焦在眼底。但當它變得渾濁時,影像便會變得模糊,形成白內障。
- 白內障的病徵包括:視線逐漸糢糊及暗淡、於駕駛或遇強光時,感到刺眼、影像顏色變得暗淡、眼鏡度數經常改變及可能出現老花度數減淺的現象,以及受影響的眼睛出現複視。
- 青光眼
- 眼睛像一個充滿水份的球體,水份(稱為房水)由睫狀體分泌出來,通過虹膜和瞳孔,於前房角吸收。若分泌和吸收失去平衡,眼球內的壓力 (稱為眼壓)變得過高,破壞視神經,視力永久受損,最後失明。
- 青光眼的病徵包括:虹視(即燈光旁邊出現彩虹光)、頭痛、眼痛、視力模糊,以及視野收窄等。
預防近視的方法
- 培養良好的習慣
- 閱讀及進行精細工作時,眼睛距離書本最少30厘米。
- 不要躺在床上閱讀,因這樣會不自覺地把書本移近眼睛。
- 切勿在光線不足的地方閱讀。
- 當使用屏幕產品20至30分鐘,應小休20至30秒。
- 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最少50厘米,與平板電腦保持最少40厘米,而與智能電話保持最少30厘米距離。
- 6至12歲兒童應限制每天少於兩小時在電子屏幕產品上作娛樂用途。
- 適當的光線處理
- 閱讀時儘量用天花燈,燈光要均勻,有足夠光度而無刺眼的眩光。
- 如使用檯燈,用右手寫字的小朋友,光線應從左上角照射,不應直接射入眼睛。
- 看電視時,應亮起室內燈光。
- 選擇適當的印刷品
- 粗劣的印刷品容易令眼睛疲勞。
- 印刷品字體要適中和清晰,字行間要有足夠的距離。
- 反光紙張會產生眩光,長時間閱讀會令眼睛疲勞。
- 深顏色的紙張會影響清晰度,增加閱讀的困難。
- 保持身體及眼睛健康
- 注意飲食均衡,進食多些五穀類及蔬果類和適量肉類,少吃脂肪。
- 多進食含豐富維生素甲食物如番茄及紅蘿蔔,對眼睛健康成長有幫助。
- 戶外活動能消除眼睛疲勞。
- 充足的睡眠使眼睛得到休息。
- 定期視力檢查
- 每年檢查眼睛一次,如發現因患有近視而影響到學業或日常生活,便應配戴眼鏡。
參考資料來源:
沙田區議會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單車網絡發展工作小組──自助單車租借系統可行性研究研究報告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st/doc/2012_2015/common/committee_meetings_doc/ttc/3932/st_ttc_2013_050_tc.pdf
資源來源:經濟日報、晴報(2017年5月2日)
資源整理: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