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又偏食,吃飯配電視,跑來跑去追着餵,孩子為什麼就不能乖乖吃飯?
孩童早期的哺食經驗會影響之後上飯桌照規矩吃飯的模式。早早訓練的,長大或許比較好餵;自然漸進的,長大發生挑食拒食的也不少,但目前並無定論。
「只要孩子肚子餓就會吃,會挑食、拒食是被寵壞!」有人會這樣說。食物擺在餐桌上,規定時間一到就收入雪櫃,沒有第二次機會、也沒有零食可吃,即使孩子飢餓哭鬧也不心軟。這是透過嚴格的訓練方式來解決挑食問題。
但事情沒有想像中簡單,這不是「能不能狠下心腸」的問題。想改善現況解決問題,勢必要投注更多心力,絕非斬釘截鐵、說一不二就立刻解決。期待用鐵腕手段、立竿見影決問題的,通常是為了顯示權威,最後往往失敗收場。父母常常因為懶得化時間「盯」,就改用催的、駡的。短暫收到效果,但往往很快就失效。想想看:苦口婆心叨念需花十分鐘,短暫厲色只要花數秒鐘,孩子就乖乖扒飯。暫時是這樣,但孩子學到的是:我多挨一句駡,可多看半分鐘卡通,只要我撐得住,面皮厚些就能多看十分鐘,愁樣都划算!於是孩子越來越禁得住駡,家長變得「越駡越兇」才能得到斥喝效果。孩子以靜制動,越駡皮越厚,最後累垮的是家長。這都說明要重新投注時間成本,才能慢慢改正過去因為省時、貪方便而埋下的挑食遠因。
要重新訓練飲食習慣,規則要先跟家中其他人溝通,沒獲得全家支持當然容易失敗。很多媽媽原本已經很多委屈,發生問題又想「自己來」,認為不需要跟其他人解釋,「自己孩子自己帶」!
很多孩子問題來自「父母意見不一致」;爸爸回家當好人,帶零食、買玩具,媽媽在旁看得氣苦,懶得向丈夫解釋自己的規劃,自顧自硬幹,當孩子依從享樂主義驅使,偏向爸爸那邊,父母情緒與配偶間慢慢變得緊繃,自然形成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感到情緒窘迫而易發脾氣。家長覺得孩子變不乖,於是更嚴厲,形成惡性循環,越演越烈。
因應教養壓力,平時應該跟家中長輩多多溝通,避免對方過度干涉自己的教養方式。不然旁人來湊一腳,人前人後說父母「怎麼那麼狠,不讓孩子吃東西,每天半夜哭成這樣」,閒言閒語讓家長裡外不是人,冤枉受悶氣,最後終於屈服,孩子戰勝家長意志力,均衡飲食計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