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山竹」在2018年帶來嚴重破壞,隨着全球暖化問題加劇,本港將受到更多極端天氣所威脅。根據香港天文台的估算,假如温室氣體排放趨勢不變,2060年的香港平均海平面高度,可能較1986至2005年的平均高度上升近0.6米。有環保組織指,「山竹」襲港時,5個潮汐站中有3個錄得超過4米的潮位。按此推斷,香港沿海地勢在4米或以下的地方,較易受到風暴潮所影響。
該環保組織評估後發現,在本世紀中期以後,將繼續出現類似超強颱風「山竹」所引起的風暴潮,海水入侵範圍將達28平方公里,涉及近10萬人。其中低窪地區,例如西北面更可能出現海水倒灌,其中元朗和北區,受威脅總面積接近74%(約20平方公里),包括濕地公園、竹園村、蠔殼圍和沙頭角中英街一帶。另外,荃灣區麗城花園至海濱花園一帶、南區鴨脷洲沿海地區、香港仔海濱,以及中西區堅尼地城新海旁一帶的民居亦將會受到風暴潮影響。至於沿海建設,例如葵涌貨櫃碼頭、港澳碼頭、中環碼頭等,同樣面對海水入侵和影響運作的風險。
該環保組織促請政府居安思危,檢視和加固各區的防護設施,包括排水渠和海堤等,以及更新興建海港設施指引和加強基建的防洪防災能力,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此外,環保組織亦建議政府落實減少温室氣體排放政策,並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動節約能源。
【思考與探討】
1. 在超級風暴潮下,哪些地區最易受到影響?(答案可多於一個。)
A. 高山
B. 低窪地區
C. 沿岸地區
2. 上述環保組織促請政府怎樣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3.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減少温室氣體的排放?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香港01(2020年5月25日)
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