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資深註冊社工Doris

慈慧幼苗親子學堂

2020年11月27日

很多父母因為疼愛孩子,凡事往往為子女代勞。然而,父母過度照顧及介入卻容易變成溺愛,導致孩子容易形成依賴的性格,不能獨自完成事情,長遠更會令孩子的自理能力越變越弱。

父母懂得學習放手
現代父母生活節奏急促,事事講求效率,總認為孩子做事動作太慢、做得不好或者會做錯,倒不如由自己動手完成,於是慣性替孩子打理好一切,這樣只會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父母要學習放手,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自己動手做各種事情。此外,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同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放手讓孩子逐步學習掌握生活中的各種自理技巧,從而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

給予孩子練習的機會
父母要明白孩子在學習自理能力的過程中,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嘗試和練習,並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其學習經驗。訓練孩子自理能力的機會,就潛藏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父母可以好好把握日常訓練孩子學習自理能力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嘗試動手自己做,例如:自行吃飯、早晚刷牙、梳洗、穿衣服或鞋襪等等,並從中吸收學習經驗,讓他們有機會練習。父母只要為孩子提供合適的空間和練習機會,透過反覆的練習,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技巧能逐步有所提升。

給予正面鼓勵及讚賞
孩子年紀尚少,在學習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要接納這是孩子學習新事物及新技能必經的階段。與此同時,父母要容讓孩子經歷失敗,在跌跌碰碰中累積成功的經驗。當孩子願意主動嘗試或在付出努力後完成事情,父母要即時給予鼓勵及讚賞,例如:「你自己拿著餐具吃飯,做得非常好!」父母的讚賞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及付出被肯定,同時令孩子更有動機親自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任務。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但可以提升幼兒的自我照顧能力,更可以從中建立個人滿足感、自信心和責任感。孩子學習自理能力的過程的確在考驗父母的耐性,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予適當的學習空間及時間,假以時日,相信孩子就能漸漸培養出自理能力,並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以上資料由© 2020 Healthy Seed Limited提供
慈慧幼苗授權轉載

評分 瀏覽人數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