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有環保團體報告指出,香港近年平均蒸發超過3000萬立方米食水,等於2.3個城門水塘容量。該團體引述香港天文台估算,本世紀末香港會上升攝氏1至6度,以本港水塘表面面積總和25平方公里推算,可能額外蒸發123萬至737萬立方米雨水。以東江水成本每立方米7.45元推算,損失金額916萬元至5500萬元不等。
水塘食水蒸發速度與温度、濕度、風速、太陽輻射量及雲量等因素有關。當氣温越高、降雨量越少,水塘蒸發的百分率便越高。根據香港天文台資料顯示,本港由1981年至2010年期間,每年平均降雨量為2400毫米,當中1227毫米便被蒸發。
該環保團體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稱,本港自1992年後,水塘蒸發量有上升趨勢,降雨年蒸發率已由42%升至去年68%。因此,雖然本港購買的東江水幾乎每年也用剩,要倒入大海,但隨着氣候變暖,本港的蒸發率不斷上升,水資源仍然存在短缺的風險。
總監續指,除香港外,世界上也有不少地區同樣受到水資源大量蒸發的問題困擾,例如新加坡及美國。為了防止食水蒸發,他們研究了不少方法。新加坡每年有兩成水塘食水被蒸發,即大約6000萬立方米食水,比香港多出近一倍。他們研究將大分子化合物「醇」倒入水塘內,進行生物降解,可如油脂般鋪在水塘表面,希望減少三成水塘蒸發量。美國加州去年將大量黑色塑膠球倒入水塘,膠球浮起後覆蓋水塘表面,藉此減慢蒸發速度。他希望政府及早研究本港是否需要採取應對的措施;並提醒市民勿以為食水是取之不盡,促請市民節約用水。
<思考與探討>
1.香港近年平均蒸發多少食水?
A.超過3000萬立方米
B.超過5500萬立方米
C.超過6000萬立方米
2. 根據報道,水塘食水的蒸發涉及哪些自然因素?哪些情況下,食水蒸發的情況最為嚴重?
3. 你認為政府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應對水資源減少的問題?
<參考資料>
A. 蒸發作用
-水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物理過程。
-蒸發作用的大小,視乎地面性質、氣温、風力,及空氣的相對濕度而不同。
-熱帶地區終年高温,蒸發最盛,因此熱帶空氣中的水分含量最多。
-風的吹拂可更新地面含濕空氣,促進蒸發作用。
-氣壓增高,可抑制水分子的逸散,減慢蒸發作用。
-空氣相對濕度減低,可以容納更多水分,增進蒸發的能力。
-空中水氣接近飽和的時候,水分子也較難逸散,使蒸發能力減弱。
-赤道地帶,南、北緯十度間,年蒸發量約一千一百毫米,而且陸面上蒸發量略大於海面;這是因為赤道地帶多雨,熱帶叢林密布,葉面蒸散量大為增加,而海水蒸發率略小於淡水,引致這種反常的現象。
-中緯度年蒸發量約五、六百毫米,蒸發率海洋大於陸地。至南、北極區,終年氣温甚低,年蒸發量只有約一百毫米。
B.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的氣候因素出現變化,是受到全球暖化及本地都市化,包括市區温度上升、酷熱日及炎熱夜的日數增加、寒冷夜的日數減少的共同影響
-温度上升:自19世紀後期以來,香港經歷顯著的暖化趨勢。全球暖化及本地城市化的影響皆會引致香港暖化,其中後者對香港暖化的貢獻估計可達百分之五十。香港極端炎熱的日子越來越多,極端寒冷的日子則越來越少。
-極端降雨更頻繁:以往天文台總部每小時雨量破紀錄的情況是幾十年才發生一次,但近幾十年卻是屢破紀錄。
-海平面上升:自1954年至今的驗潮站資料顯示維多利亞港的平均海平面高度有明確上升。
參考資料來源:
中華百科全書—蒸發作用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231
環境保護署—何謂氣候變化?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climate_change/local_effects.html
參考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資源來源 :蘋果日報、明報、經濟日報(2016年3月21日)
圖片來源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