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環保組織發佈最新調查結果,指80%受訪者擔心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促請政府更積極訂立短期和長期的減排和適應政策。
環保組織在今年7月訪問1010名18歲或以上市民,瞭解極端天氣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調查顯示,63%受訪者在經歷去年世紀暴雨、破紀錄高温後,對極端天氣的擔心程度增加;54%人認為過去一年極端天氣對他們的影響增加,當中68%表示曾外出受阻,43%人曾感到身體不適,45%人曾感到安全受威脅。此外,25%受訪者指極端天氣影響其生育、移民、退休等相關計劃。
調查亦發現,68%受訪者認為政府應為減低極端天氣的影響負最大責任,有51%人認為政府現時的應對措施成效不足。環保組織舉例,渠務署今年加強「市區排水幹渠系統設計」,將標準由每小時雨量145mm增至155mm,但仍低於去年世紀暴雨期間的每小時雨量158mm。在極端天氣下的工作安排方面,以澳洲為例,當氣温達35℃以上時,工人有權停止工作去休息,僱主不能阻止,但現時本港的《惡劣天氣及「極端情況」下工作守則》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中,仍是採用「提醒」和「促請」等字眼,不是法律規定,僱主不一定要跟隨。另外,91%受訪者認為政府有責任長遠推動減碳,避免極端天氣惡化,但只有19%人滿意其減碳表現。
環保組織促請政府儘快制訂更有效的氣候減排和適應政策,包括短期內立法要求僱主採取應對極端天氣的工作安排;中期則重新評估基本建設的防災效能,並更新極端天氣對各地區的風險評估指標;長遠則需積極減碳,以應對氣候危機。
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
參考資料
學術機構就應對極端天氣的建議
參考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