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引導孩子建立良好行為,除了用語言或身體動作讚賞之外,亦可以運用「乖寶寶行為計劃」紀錄表,以孩子喜歡卻不貴重的東西或親子活動作為獎賞、強化和鼓勵他們繼續做良好行為,最終化成良好習慣。
「乖寶寶行為計劃」是透過一張行為紀錄表,以一個較簡單及容易達致成功的行為作為目標,並分階段進行,讓幼兒在每個階段表現穩定後,才晉升至下一個階段,同時提升小獎賞,從而強化幼兒實踐良好行為的動機,以及鞏固他們的良好行為,最終培養成好習慣。家長可以參考文中的建議。
貼紙作鼓勵
對於兩、三歲的幼兒,家長可以用他們喜歡卻不貴重的小禮物,例如:以貼紙作為鼓勵他們做好行為的獎勵。除了用說話或行動讚賞孩子的良好行為,有時家長會用金錢或不健康的零食來獎勵孩子,鼓勵他們做良好行為。若將金錢和良好行為掛鈎,就會形成「家長付錢,孩子才做好」的不良動機,而糖果、朱古力等不健康零食,對孩子健康無益,所以亦不建議家長用它們獎勵孩子。
6大注意事項
家長實行「乖寶寶行為計劃」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事項:
1. 訂立具體和清晰目標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設定具體清晰的目標確實非常重要,例如家長期望孩子對人有禮貌,但孩子要怎樣做才是有禮貌?最簡單及具體的有禮貌行為,就是說明孩子起床後要向家人說早晨,這樣,就可以培養孩子的有禮貌行為。
另外,有家長表示不想孩子扔玩具,行為目標就可以具體地說出,例如請孩子輕輕力地玩玩具。
2. 每次一個目標
若家長的目標是希望子女坐定定吃罷所有飯餸,這裹已經包含了兩個目標,一、坐定定吃飯,二、吃完所有飯餸。對於兩、三歲的幼兒來說,是較難一次達成兩個目標,所以,當孩子完成其中一個目標後,家長可以獎賞孩子,並更換另一張「乖寶寶行為計劃」紀錄表,然後鼓勵孩子進行第二個目標。
3. 分階段進行
「乖寶寶行為計劃」紀錄表分階段,宜以兩至四個星期來進行。在第一個星期,當孩子每次能做到目標上的良好行為,家長便可以在計劃表上蓋印,標示完成,同時獎勵孩子一枚貼紙;當孩子的良好行為穩定後,便可以提升至第二階段,完成到兩次,得到兩個蓋印,就可以獲一個較精美的貼紙。同樣,當孩子在第二階段表現穩定後,進而踏入第三階段,在得到3個蓋印,便獲一個較大或更精美的貼紙。
4. 親子活動作獎勵
除了獎勵貼紙之外,家長可以安排有趣的親子活動作獎勵,例如跟孩子去較遠或少去的公園遊玩、與他們一起做蛋糕、親子閱讀或親子遊戲等,都是獎勵孩子的好方法。
5. 切勿打擊孩子
如孩子當日做不到行為目標,家長切忌在「乖寶寶行為計劃」紀錄表的格子上打交叉或畫上哭臉公仔,這些負面標示,會令孩子覺得自己無用,因而打擊其的自信心。若孩子做不到,家長只要把格子留白便可以。
6. 父母要有所堅持
當孩子未能達成目標而發脾氣,並要求獎勵時,家長必須堅持,切勿屈服於孩子的脾氣或預先給他們貼紙,家長只須提醒他們留待明天才做良好行為。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 李淑輝提供
以上原文刊登於2019年7月荷花出版社《OURS》雜誌
© 2022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