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理財的4個誤解

2024年9月4日

不少父母早在孩子兩三歲時便開始教他們認字,認為愈早開始教,愈可以加速孩子的智力發展。不過,對於灌輸孩子的理財知識,部分父母卻不認為是愈早愈好,有些甚至覺得教理財會令孩子變得物質。父母們,以下對於教孩子理財的誤解,你不可不知。

誤解1. 講錢變得好物質?
理財即是與孩子講錢,會令他們變得物質功利?這是大錯特錯。理財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孩子必須要從小學習,它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及價值觀,計劃自己的生活及珍惜所有。

誤解2. 不需用錢不用學?
孩子未有自己用錢的需要,所以不用教他們理財?事實上,金錢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接觸的東西,舉例說:孩子見到父母付款或「碌一碌卡」信用卡或八達通就可買東西、從銀行櫃員機「撳機」拿到錢,等。雖然未必是孩子直接自己用錢,但其實他們都會看到眼裡。

誤解3. 由老師去教更好?
雖然學校的老師會教授孩子理財知識,不過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對於培育子女的理財習慣方面,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誤解4. 教孩子理財很難?
一講教理財,父母可能不知從何入手,覺得很困難,其實理財就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平日逛超市或搭車等,都是教孩子認識金錢的機會。父母也可以利用網上的免費教學資源,與孩子邊玩邊學理財。

教孩子「財分三份」
孩子在收到零用錢或利是錢時,都很想立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其實反映他們缺乏金錢分配的概念。

當你的孩子「有錢過手」時,記得教他們「財分三份」的原則,即是將零用錢分為「儲蓄」、「消費」及「分享」三個部分。

「財分三份」的重要性
儲蓄 讓孩子認識儲蓄的重要性。可以問問孩子有甚麼東西想買,鼓勵他們先將部分零用錢撥作儲蓄,再靠自己努力儲蓄實現自己的目標。
消費 在扣除金錢作儲蓄後,與孩子計劃一些必需的開支,並讓他們將餘下的零用錢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分享 告訴孩子世界上有很多人正面對戰亂、飢荒和貧窮的威脅,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鼓勵孩子「雪中送炭」,撥出部分零用錢作捐獻,或透過做義工與捐贈二手玩具等方式,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無論選擇哪一種的分享方式,要先了解受助機構的背景以及善款的用途。

「財分三分」不等於要孩子必須平均地將零用錢分成三份,而是應按照孩子的年齡及實際需要等,鼓勵他們作分配及調整。
此舉有助訓練孩子有效地運用金錢及制定預算,讓他們日後能學會珍惜,懂得分享。
 

參考資料來源:
教孩子理財的4個誤解
教孩子「財分三份」
評分
瀏覽人數 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