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知識和資訊垂手可得的年代,爸媽們對教養孩子有疑問的時候,可以輕易在各平台尋找答案,專業人士的建議也俯拾皆是。然而,哪怕是絕妙的教養方法,還是需要在一個穩健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得好。教養孩子的基礎就是彼此的關係。所謂關係,就是大家之間的連結。究竟父母要怎樣與孩子連結,才能打好穩固的親子關係?以下的分享會給你一些答案。
細意了解孩子
作為父母,你會怎樣描述你和孩子的關係呢?你是怎樣與孩子連結的呢?你把孩子帶來這個世界,你有興趣去了解孩子嗎?隨著年日過去, 你還有興趣去了解孩子嗎?別忘記,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轉變,你有興趣去知道,甚至去陪伴孩子經歷這些轉變嗎?
倘若你有興趣去鞏固這個基礎的話,不妨找一些時間,哪怕是三分鐘,好好地把孩子看一下,看看孩子的臉、五官、四肢,姿勢和動作;好好地聽一聽孩子的聲音,不單是說話的內容,也留意說話的聲線語調;好好地把孩子嗅一嗅,無論是活動之後的汗味,或是洗澡之後的清新味道;好好地與孩子拖一拖手,感受一下小手的柔軟和握力,又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感覺一下孩子今天的份量。暫且放下發號施令的角色,暫緩確認完成事務的責任,好好地認識此時此刻的孩子。
在教養的關係裏,了解是少不了的。當孩子還是嬰孩的時候,爸媽會從孩子的聲音、表情和身體動作去揣摩孩子的需要,然後做出回應,去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這樣爸媽參與在孩子的經歷裏。嬰孩的經歷相對簡單,爸媽的參與也如是。當孩子慢慢發展,多了一些情緒,多了一些表達,爸媽是否還會樂於參與孩子的經歷呢?爸媽能否從留意孩子的表現再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眼淚、歡笑、失望、嬲怒等等?在教導之餘,甚或在教導之先,嘗試共享孩子的感受,這不正正是連結嗎?
與孩子多分享
誠然,連結是雙向的,所以爸媽也可以向孩子分享你的經歷。當然,爸媽需要因應孩子的認知發展能力,作出篩選,免得把分享變成負擔。適當的分享,不但能夠鞏固彼此的連結,還可以把孩子引領到現實世界。有一位媽媽在午餐時,跟孩子通電話,沒有追問功課做完了沒有,而是讓孩子看一看她吃的三文治。短短的一個分享,孩子與媽媽多一份連結,也對世界多了一些認識。
鞏固關係,作連結是要用時間、心思和透過實際相處進行的。所謂重質不重量,說到底,還是要有一定的量。每一刻時間的運用,都是一個優先次序的題目,是爸媽的一個選擇,也是給孩子的一個榜樣。
孩子與爸媽的關係穩固,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安穩的基地,去認識自己,去探索複雜的世界和殊不簡單的成長道路。爸媽們,值得在基礎上努力啊!
以上資料由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陳潔冰提供
©2022Healthy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