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保育本地鳥類的組織於八月十七日發布「全港麻雀普查」結果,顯示香港目前共有約28.7萬隻麻雀,數量較去年回升36%。組織表示,眾多因素影響麻雀數量,今年上升原因暫時未明。
第7屆「全港麻雀普查」於今年5月7至23日舉行,126名普查員分組在全港88條約1公里路線,計算每平方公里的麻雀數量,涵蓋18區的6類用途土地,包括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康樂及休憩區、農業區和鄉村地區。結果發現,18區中,深水埗繼續是麻雀平均密度最高地區,屯門及黃大區緊隨其後。此外,是次普查發現共107個鳥巢,大多數都是築於人造建築物上,包括大廈外牆(39%)、排水或氣口(20%)、冷氣機(17%)等,僅2%鳥巢築在樹或植物上。該會指出,大廈外牆是蛇及老鼠等動物較難到達之處,使麻雀更受保護,而深水埗區的大廈不少是外牆凹凸的舊建築,有助鳥類築巢,故麻雀會較多。反觀商業區如灣仔則有較多玻璃幕牆樓宇,令麻雀無站立及築巢空間,故麻雀較少在該區聚居。
該會負責人稱,雀鳥種群數量變化受氣候、食物多寡、疾病等眾多因素影響,數量偶有波動於自然界屬正常,本港市區麻雀數量由2016年約30.5萬隻,逐漸跌至去年約21.1萬,今年數量顯著回升,雖然原因未明,但研究亦顯示天氣與麻雀回升無明顯關係。該會補充,國際鳥盟估算全球樹麻雀數量持續下降,亦有研究指全球暖化減雛鳥存活率,可是香港因為麻雀的普查年期尚短,只有7年,缺長期數據,而大部分物種需至少10年持續監察,才能掌握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要繼續研究本地麻雀才可作出更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