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持續暖化,有本地環保團體推算,2024年全球氣温將打破2023年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也是首次錄得年均氣温較工業化前高出1.5℃。香港方面,2024年平均氣温為24.8℃,預料也會打破2021年24.6℃的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環團指,本港過去30年熱浪出現的頻率、強度和長度均明顯上升,在1995至2024年的30年間,高温天氣(日平均氣温29℃或以上)日數大幅增加,由1990年代末的每年約50日上升至近年的約100日,即全年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日子屬於高温。2024年熱浪(連續出現高温天氣兩天或以上)出現了9次,熱浪期間的平均日最高温度每10年便上升0.3℃,至近年已達33℃。另外,熱浪的長度亦大幅增加,每10年便增加1.4日,由過去平均每次4日,增至去年接近10日,去年最長的熱浪更持續了31日,是過去30年來出現的第二長熱浪。
環團表示,數據反映本港升温情況問題嚴重,市民身處熱浪的時間亦越來越長。有本地大學的研究顯示,在本港平均氣温高於29℃的天氣下,其後氣温每上升1℃的入院人數便會增加4.5%,顯示市民面對的健康風險越來越高。
環團認為,政府在適應氣候變化的策略上,較多針對強化和保護基建設施,以應對極端暴雨和熱帶氣旋,但較少推出協助市民面對熱浪的措施。環團建議政府增加避暑空間、加強公眾教育(包括讓市民認識高温引致的健康問題、高温下長期病患所需的特別護理等),以及提升醫療機構應對高温相關疾病的能力等,以保障市民的健康。
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
參考資料
應對酷熱天氣的方法
參考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