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在去年7至9月份,在全港80家餐廳食肆購買10款共100盒常見及受歡迎的碟頭粉麪飯樣本進行化驗,測試它們的鈉含量,當中包括咖喱牛腩飯、焗豬扒飯、枝竹火腩飯、叉燒飯、福建炒飯、日式滑蛋雞飯、肉醬意粉、乾炒牛肉河粉、乾燒伊麪及味菜排骨炒麪。以一碟的分量來計算,所有樣本的鈉含量都超出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一餐上限,當中45個樣本的鈉含量更超出每日2000毫克鈉的攝取上限。
根據世衞建議,成年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即約一平茶匙的鹽。以一日三餐計,每餐不應攝取多於667毫克鈉。測試結果顯示,以每100克計算,味菜排骨炒麪的鈉含量最高,平均有470毫克,其中最高鈉含量
的樣本來自筲箕灣一間茶餐廳,每100克有600毫克鈉,即等同兩茶匙鹽,超出一餐上限近五倍。其次,是旺角一家酒家的味菜排骨炒麪,每100克有鈉含量560毫克,同時由於分量較大,吃一碟便會攝取4900毫克鈉,即2.5匙鹽,超出一餐上限超過六倍。在化驗樣本中,雖然枝竹火腩飯的鈉含量最低,但它平均每100克仍有230毫克鈉,鈉含量最高的樣本為310毫克,即一碟已攝取約1700毫克鈉,超出每餐攝取上限1.5倍。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指,醬汁或餸汁會影響食物鈉含量,以叉燒飯為例,假如不要餸汁,可令飯的鈉含量減少兩成六至五成六。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應減少進食含有高鹽分的食物,例如醃菜、鹹魚、臘腸的粉麪飯,多使用其他調味料包括香草,或品嘗食物的原味。有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鈉和水能影響血液循環系統,鈉會鎖住血液中水分,人體攝取過多的鈉會令血液中的水分上升,血管被注入過多水分,因而令血壓上升,長遠可引致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及腎病等慢性疾病。消委會表示,碟頭飯的鈉含量在十年來沒有明顯變化,反映餐飲業對減鹽的意識不高,期望日後情况能有所改善。
<<思考與探討>>
1. 根據報道,以下哪款碟頭粉麪飯的鈉含量最高?
A. 枝竹火腩飯
B. 味菜排骨炒麪
C. 乾炒牛肉河粉
2. 假如我們攝取過量的鈉,會對身體帶來甚麼影響?
3. 我們外出用餐時,怎樣做才可避免攝取過量的鈉?說說看。
<<參考資料>>
鈉
- 鹽泛指氯化鈉,而鈉則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所需的元素,包括維持體液平衡、傳遞神經脈衝和控制肌肉的收緊和鬆弛。
- 鈉主要是來自調味香料或防腐劑的食鹽、味精,以及小蘇打。
- 每100克加工肉類,例如火腿、香腸、煙肉和其他醃製肉類,可含3至5克鹽。
- 某些鹹味小吃、麪包、罐頭湯、穀類早餐等,都含有相當分量的鹽,每100克食物有1至4克鹽不等。
- 傳統的亞洲調味料,例如蠔油、魚露和蝦醬亦含有高鹽分。
鈉的攝取量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兒童的體能活動包括在家中、學校和社區進行的遊戲、體育競賽、消閒活動、體育課和有計劃的運動,以及日常的交通往來,例如步行、踏單車。
- 每天累積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即是指進行體能活動時,呼吸和心跳稍為加快,輕微流汗,但不覺辛苦。
- 每天進行多於60分鐘的體能活動,對健康有更大益處。
- 日常體能活動應以有氧運動為主。此外,應定下計劃,每星期進行至少三次劇烈強度的活動,即是指進行體能活動時,呼吸急速、心跳很快和大量流汗,感覺辛苦,當中包括強化骨骼和肌肉的活動。
減少攝取鹽分的方法
- 在家中烹煮餸菜時,儘量使用新鮮食材。
- 少吃醃製食物,例如經加工的肉類、鹹蛋、即食麪、罐頭湯和泡菜。
- 煮餸調味時,用香草和香料,例如大蒜、胡椒、檸檬汁或醋,以代替鹽。
- 用檸檬、番茄、胡椒、南瓜和菠菜等新鮮食材煮成醬汁,代替經加工的即食醬料。
- 烹調及用餐時,應減少使用鹽和醬料,例如豉油和蠔油。
- 避免選用醃製的蔬菜或罐頭菜作為食材;假如選用的話,應先用沸水沖去鹽分。
- 應以低鹽分零食,例如新鮮水果、原味果仁和水煮粟米,以代替薯片、鹹餅乾等高鹽分零食。
- 出外進餐時,應選擇天然調味品調味,以及用較少醬料的餸菜,並要求侍應將醬料分開送上。
- 購買預先包裝食物時,應留意營養標籤中的鹽分,並選擇鹽分較低的食物。
參考資料來源:
衛生署──健康飲食──卡路里與食物中的不同營養素
http://www.change4health.gov.hk/tc/healthy_diet/facts/calories_nutrients/salt/index.html
資源來源:明報、星島日報(2017年3月16日)
資源整理:教育出版社編輯部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