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引發急性腸胃炎 過去3個月約1千人受感染

2025年3月26日

  日本近來爆發諾如病毒疫情,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急性腸胃炎活躍程度自去年12月起持續上升,現時仍在高水平,過去3個月已錄得87宗羣組感染,主要在院舍和學校發生,約1000人受影響,主要由諾如病毒引起,每宗個案涉及3至39人不等。

  中心指,約六成個案在安老院爆發,其次是殘疾院舍、小學、幼稚園和幼兒中心等。經流行病學調查後,發現不少個案與職員沒有妥善處理患者的嘔吐物有關,例如未有正確使用漂白水消毒清潔,亦有機會是患者在外進食或接觸受污染東西,感染後在院舍和校內持續傳播。

  中心表示,諾如病毒的傳染性高,一般在冬季較活躍,今年的爆發情況跟往年相若,料天氣回暖後會回落。此外,諾如病毒是導致急性腸胃炎的最常見病因,感染途徑主要是進食受污染食物如生蠔、燒味、刺身等,或經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傳播,而較少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中心又稱,感染諾如病毒的死亡率低,患者感染後12至48小時一般出現嘔吐、腹瀉、肚痛、輕微發燒等症狀,大部分人只要接受治療和補充水分後,通常可在幾天內痊癒;但若患者脱水,特別是長者和免疫力低者,則有可能出現併發症,需要入院治療。

  中心提醒市民要保持雙手清潔,由於酒精不能有效殺死諾如病毒,所以不應以消毒搓手液代替梘液洗手,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搓手最少20秒。市民也應使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受污染的地方和物件,並在事後徹底洗手。中心補充,目前日本、台灣、新加坡和廣東省等國家和地區處於諾如病毒活躍期,呼籲市民外遊時小心飲食。

資料來源:明報、星島日報(2025年3月11日)、東方日報、am730(2025年3月10日)
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

參考資料
預防感染諾如病毒或患上腸胃炎的方法

  • 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和如廁後。
    –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和糞便時,需戴上手套和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 如出現發燒、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炎病徵,不應上班或上學,並應求醫。
    – 患者或帶菌者不應負責處理食物,也不要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 食物衞生:
    –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即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和用具清潔)、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和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温度)。
    –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户的樽裝飲品。
    – 避免飲用來歷不明的冰塊所調製的飲料。
    – 從衞生和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一般而言,可進食經徹底洗淨的水果皮。不過,如果希望減低患病風險,尤其是身處外地時,進食生的水果前應去掉外皮。
  • 環境衞生: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必須立即清理嘔吐物和糞便,以及妥善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包括患者曾使用的廁所等)。

 

參考資料來源: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諾如病毒感染

參考資料整理:《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

評分
瀏覽人數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