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細小的香港共有29種螢火蟲,吸引不少市民在晚間前往觀賞螢火蟲,每年6月至9月為賞螢團的旺季。有昆蟲學會指,2019年約有5千至1萬人參與旅行社舉辦的本地賞螢團,不過遊客過度集中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影響螢火蟲的生活。
該學會的會長指出,大埔滘雖然處於郊野公園內,但沒有足夠管理和導賞設施,當局只在入口豎立數塊螢火蟲觀賞守則指示牌,晚上也沒有職員巡邏。該會長續指,他曾多次目睹有人手持強力電筒照明,而光污染會影響螢火蟲交配和繁殖,導致牠們的數量下降。該會長也留意到,不少本地團的導遊甚少教育遊客怎樣保護螢火蟲。觀賞螢火蟲時,應使用紅色玻璃紙包着電筒,以免發出強光;走路時亦應避免沿路邊走,以免誤踏躲藏在枯葉和泥下的螢火蟲幼蟲。
該會長以台灣為例,指當地在推廣觀螢活動的同時會做好保護措施,例如用紅色玻璃紙包着路燈、提供導賞團服務,以及設預約制度以限制遊客人數等。會長向本港有關當局提出數項改善建議:第一,在各個觀螢地點設置人數上限,例如大埔滘一晚最多容納200人參觀;第二,鼓勵市民到其他地點(例如米埔、濕地公園等)賞螢,以達分流效果;第三,委派職員在夜間到各個觀螢地點巡邏。
【思考與探討】
1. 遊客的哪些行為會影響螢火蟲的生活?(答案可多於一個。)
A. 走路時沿路邊行走
B. 使用強力電筒照明
C. 在日間觀賞螢火蟲
2. 台灣在推廣觀螢活動的同時,推出哪些措施以保護螢火蟲?
3. 除了文中提及的注意事項外,在郊外賞螢時應怎樣保護螢火蟲?舉出一項。
資料來源: 明報(2021年3月28日)、頭條日報(2021年3月12日)
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