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香港有大學研究團隊和關注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育團體,聯同海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其研究發現近年瀕危鯊魚品種所面對的漁業壓力急劇增加。帶領是次研究的本港大學教授表示,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捕獲鯊魚量已超越100萬公噸,是60年前的兩倍以上。目前,超過六成鯊魚品種正在受到過度捕撈的問題威脅,是所有脊椎動物類別中比例最高。
教授亦指出,香港作為世界重要港口之一,近年每年入口約6000公噸魚翅,處理超過全球一半的魚翅貿易。去年一項研究顯示,在香港海味乾貨市場出售的魚翅當中,有三分之一是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瀕危的鯊魚品種。此外,鯊魚的供應減少令魚翅的商業價值提高,導致黑巿買賣的出現,然而各地政府對監管此類貿易束手無策。
有份參與研究的保育團體稱,現時國際鯊魚捕撈業普遍涉及違法行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鯊魚品種正被推向絕種邊緣。要真正保護牠們,必須停止買賣和食用魚翅。該團體又呼籲本地飲食業界承擔責任,立即停止提供魚翅,避免為這場生態災難火上加油。
<<思考與探討>>
在香港海味乾貨市場出售的魚翅當中,有多少來自瀕危鯊魚品種?
A. 四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五分之三
根據報道,保育團體呼籲消費者和飲食業界怎樣保育鯊魚?
鯊魚瀕危對海洋生態有甚麼影響?說說看。
<<參考資料>>
過度捕撈的問題
- 魚兒未有機會成長便被人類捕撈,嚴重擾亂食物鏈和海洋生態的平衡。
- 現代化的捕魚技術如大型圍網漁船,能把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一併捕撈,鯊魚、鯨魚、海豚、海龜和海鳥等亦成為濫捕的犧牲者。
- 一些大型漁船能夠儲存7000噸的漁獲,船內配備急凍和包裝設備,能於短時間內把魚兒製成商品運到巿場販賣。
- 全球九成的大型魚種,例如吞拿魚、劍魚、鱈魚,都受現代化捕魚的影響。
- 世界上超過八成的魚兒已被捕撈殆盡或過度捕撈,若繼續下去,估計所有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將在2048年消失殆盡。
停止食用魚翅的原因
- 不同品種鯊魚的數量正急劇下降,嚴重影響我們的海洋生態系統。
- 鯊魚是海洋食物鏈的頂級掠食者,對平衡其他獵食者的數量非常重要。
- 例如南非海豹是大白鯊的捕獵對象,鯊魚令前者數量不會過多,防止牠們過度消耗當地的海洋資源。
- 由於鯊魚需要長時間才達致性成熟,牠們的絕種危機比其餘大部分的脊椎動物高很多。
-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魚翅貿易中心,每年處理全球約五成的魚翅貿易。
- 現時魚翅的需求過高,因此應停止食用魚翅和拒絕購買任何鯊魚製品,以保育不同種類的鯊魚,讓牠們恢復至健康的數量。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2018年9月14日)、星島日報(2018年9月13日)
參考資料來源:
綠色和平──過度捕魚的問題
http://www.greenpeace.org/hk/campaigns/oceans/problems/overfishing/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向魚翅說不
https://www.wwf.org.hk/whatwedo/oceans/saying_no_to_shark_fin/
資料整理及參考資料整理: 教育出版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