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學的精神醫學系自2019年中至今年3月進行研究,訪問了3132名15至24歲年輕人,發現當中24%受訪者有難以入睡、早醒等與失眠相關的徵狀,16%受訪者每週至少做1次惡夢。研究團隊表示,長期睡眠不足可影響精神健康,例如出現抑鬱、焦慮等,部分抑鬱或焦慮患者1年前已有頻密失眠。
一名大學一年級學生表示,1年半前因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而令壓力大增,加上疫情下長期在家上網課,缺乏社交生活,令他對生活提不起勁。臨近文憑試時他更開始失眠,嚴重時每晚輾轉反側3至4小時才能入睡,最終只能睡1至2小時,導致欠缺精神温習。後來他加入由大學與社福機構合辦的治療小組,數個星期後失眠問題便開始減輕。
專家指出,朋輩或學業壓力、社會事件、新冠疫情等各種問題,均會增加年輕人的壓力。為免累積過多壓力,專家提出4個排解壓力的方法:第一,享受獨處時間,獨自做喜愛的活動;第二,與朋友或家人見面,並向他們傾訴內心的煩惱;第三,避免思維「太災難化」和「非黑即白」,前者指誇大負面事件的嚴重性和後果,後者指不容許存在灰色地帶,凡事只有極端的選項(例如只有考到第一名才是成功,否則就是失敗);第四,透過靜觀和放慢呼吸節奏等方法放鬆身心。
資料整理:
《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
協助入睡的方法
參考資料整理:
《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新聞速遞